今日要闻 更多>

展览现场 | 老杨和他的朋友们,一个人和当代水墨的四十年

发布时间:2023-03-1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浏览次数:1283次

华艺国际北京空间于2023年2月25日欣然启幕“煦色亨嘉——老杨和他的朋友们”水墨展,杨建国先生的一生为推动新水墨艺术的发展不遗余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次展览从杨建国先生的毕生收藏中,选取了4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为大家呈现当代水墨丰富的艺术面貌。

参展艺术家们既包括85新潮以来以“新文人画”为代表的水墨革新的重要参与者们,也包括20世纪初“新水墨”复兴的核心艺术家,亦有80后及90后为代表的面貌多元的年轻艺术家。是一次对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领域著名策展人杨建国先生在水墨艺术领域卓越贡献的重要回顾,亦是站在杨先生栽种的艺术大树之下,对其参与一生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历程的一次梳理。

展览现场

部分参展艺术家在开幕现场参与了追忆杨建国先生论坛,讲述了与杨建国先生艺术交往的回忆。

翟耀南:杨老师是大家公认的艺术圈的好先生,秉承他母亲的教育一直努力做一位好人。相信大家也看到过杨老师的纪录片,杨老师宽厚仁慈,怀瑾握瑜,乐善好施,对于我个人及诸位朋友帮助非常大,每次和杨老师见面聊天,都能感受到新的知识和智慧,对于我的成长和工作影响深远。杨老师对于中国画的推动是巨大的,大家这么多年也都能看到杨老师不断地推动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杨先生和艺术家的交往其实是穿越了大半辈子,今天所展的作品,给大家呈现的其实就像一本书或者是一段故事,让大家穿起了杨老师生前的一些点点滴滴的过往。我作为这次的展览的策展人,当决定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想着努力做好,以此缅怀敬爱的杨老师。谢谢大家。

刘庆和 气象——可吸入颗粒物
54×54cm 纸本设色 2001

李津 满园清凉图
35×138cm 纸本设色

武艺 攀登
65×46cm 纸本设色

李老十 钟馗
130×46cm 纸本设色

朱新建 一夜落花雨
67×45cm 纸本水墨

梁长胜:我跟杨老师的接触之始,缘于我的老师李老十。九十年代初,李老十先生介绍我们“风尘三闲”到杨老师承办的当代美术馆去做展览,由此认识了杨老师。当代美术馆是北京当时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出地儿。地点在中国美术馆边上,美院附中内。我们的展览展出后,我应杨老师之邀,去邯郸彭城瓷区去烧陶。住在杨老师彭城的家里,那时候杨波还在上高中。他们家住的房子是公房,挺大。那个年代正是下岗潮时期,房子维护有些问题,他家楼上的厕所漏水,他家的厕所也就成了水帘洞,杨老师一家也是处之泰然。和他一起上街,属于走不动道,街上尽是和他打招呼的熟人,人缘好得不行。在我去之前,已经有朱新建,边平山,马建培,李老十,于水等一众人马来过这儿,也是杨老师来安排的。我要回北京时,边平山老师正好又去。彭城是磁州窑的发祥地,杨老师是研究磁州窑的专家。安排、招待艺术家朋友来烧陶,也就成了自然的事。和朋友们在一起,杨老师是乐在其中。想起很多和杨老师的往事,历历在目。

说到杨老师对水墨画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他是当代水墨画的推动者,见证者。可以说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离去,有人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但我不希望是一个时代的落幕,而是希望是一个开始。这个希望的开始就是他对艺术新人的推介。

党震 少女
98×50cm 纸本设色

曾健勇 诸野
145×75cm 纸本设色 2016

杜小同 竹子
47×107cm 纸本设色

党震:大家好。今天来参加这个展览,我觉得意义是非常特殊的,杨老师在我整个的水墨艺术学习发展过程中,给我的帮助是至关重要的。我曾经在他组织的东方艺术杂志作为第一个70后画家封面推送,书中给到的篇幅也很多。包括我在调到北京工作以来,做的第一个比较大型的个展,杨老师也是策展人。另外在我上本科的时候,大概是93年,在中国美术馆,那时候我看过的在我印象当中特别深的一个展览——“张力的实验”,那是整个中国水墨走向当代的一个标志性的展览,当时也是杨老师他们在做。可以说杨老师他的一生,从40年代、50年代、60年代一直到70、80、90年代关注的画家们,一路以来不断地发现新人,不断地把新的水墨艺术的发展变化推到受众面前来。他做过无数的展览,今天在场的所有这些他支持过的艺术家,都或多或少地在自己的创作中受到过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所以今天看这个展览,我觉得我们内心是怀着非常强烈的既有缅怀又有追忆的复杂心情,当然也有很多的向往。因为我觉得人的肉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精神可以就是永恒的。现在看到满墙的作品,能够想起来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往事,包括想到中国的当代水墨这一路发展的过程,我甚至依然感觉到杨老师的音容笑貌言犹在耳。他对水墨艺术这种不断地发掘新人,鼓励新人,推广水墨的发展,这样的一个策展人,一个专业的收藏家,一个对艺术家非常亲切的老朋友……这样的一种精神,我觉得永远都在。

徐华翎 侠女
38×30cm 绢本设色

康春慧 归去来No.5
48×46cm 纸本设色 2017

祝铮鸣 人物
35×26cm 绢本设色

潘一见:此刻我想起几个月前和杨老师的最后一次见面,当时他非常乐观,跟平常一样,我们谈了很久,关于绘画以及疫情……杨老师是真正的伯乐,更像一位导师,他有一双非常敏锐的眼睛,他能发现每一位艺术家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和风格雏形,甚至有时连你自己都还没察觉到。杨老师热爱艺术,所以会用毕生的精力推广中国画和水墨艺术。他结识、帮助过的艺术家朋友遍布天南海北,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风格的偏见。他都能够从作者自身风格和优势出发,跟我们一起探索未来的种种可能性。

陈平 扇面
纸本水墨 D:20 2001

林海钟 栖云古寺
64×32cm 纸本水墨 2003

霍春阳 花鸟
37×36cm 纸本设色

涂少辉 春日争鸣
83×54cm 纸本设色

王煜:我应该是07年左右认识杨老师的。那时我刚来北京没几年,每个阶段的创作作品都会给杨老师看,当时杨老师还是东方艺术国画主编,当时我们的创作还不是很成熟,他都会以包容心态,然后去无条件地去给我们刊发,那个时刻对于新人来说是无比的荣耀的,内心无比感激。从我的每次个展,杨老师也都是给予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以前我们定期每周都到18楼杨老师的住所畅聊,到后来亨嘉堂的主题展览,现回想起来,感慨万千。

杨老师可以称之为水墨“教父”,他见证了从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包括我们70后80后,包括90后,他后来的生肖展应该到00后到10后,这个时间跨度是整个的中国的水墨美术史的一个跨度,所以说杨老师他的事业和胸怀助力了中国的水墨过去和未来,所以,我们只有立足于当下,立足于现实本身,用最好的创作作品来缅怀杨老师。

黄红涛 无名山
37×136cm 纸本设色

赵丽娜 梦境
75×45cm 纸本设色

王濛莎 Miss萝莉小姐和花猫
69×70cm 纸本设色 2015

赵丽娜:杨老师贯穿于我的前半生的艺术生涯,从2006年认识杨老师,非常有幸,几次绘画的变化都是杨老师对我的鼓励,非常得益于杨老师。他虽是一位长者,但是性格温和慈祥,像我们亲人一样,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宽容回荡在我们的心中。他从没有拘泥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模式,一直鼓励我们。在展厅里所呈现的都是每个人不同的面貌,每个人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他用他睿智的眼光和内心极具高度的视角,让我们感觉他就像上帝视角一样审视着,但同时也用慈爱和宽厚鼓舞了我们。

潘汶汛 清音
83×77cm 纸本设色

姚浩 少年系列7
97×60cm 纸本设色 2015

黄红涛:疫情过去,我们终于又能聚到一起,之前我们每次相聚,基本上都会有杨老师的身影,杨老师为我们策划展览,推动我们水墨艺术家的作品交流发展,使我们年轻一代倍感温暖。今天我们又聚到一起,也是因为杨老师,但杨老师却离开了我们。杨老师给我们的温暖,我觉得不会消失,而且这种温暖会伴随着我们一生的艺术创作,因为作为一个80后的水墨画家,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水墨人都是在杨老师的关怀支持鼓励下成长起来的。他给了我们很多的力量,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杨老师,我觉得我们唯有用自己更出色的作品才能告慰杨老师,不辜负杨老师给予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