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开幕
3月15日,“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巴基斯坦国家遗产与文化部考古与博物馆局主办,展期3个月,共展出来自巴基斯坦的173件(套)文物和故宫博物院的30件(套)文物。中巴两国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犍陀罗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该展览展示了犍陀罗艺术的魅力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原貌。
北京大学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
3月15日,北京大学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实验室将建设为年代学、环境和生业考古学、生物考古学、考古材料学四个科研平台,协同配合,有序组织大课题、承担大项目,形成科技考古的新型研究模式,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天津
天津博物馆推出手语讲解可视化服务
近日,天津博物馆推出“手说展览”系列线上展。手语讲解视频中,手、字、音、画同时展开,运用动画标注展品细节特征,满足听障和健全观众共同赏析的需求,让大家真正理解展品传达的信息。该馆去年积极开展文博手语研究推广项目和培训基地建设,已完成全市13家博物馆手语讲解的转译和录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河北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唐山段)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唐山段)建设已完成投资20.24亿元,7个项目顺利完工,26个项目开工建设。遵化马兰峪段等24公里改造完毕,沿线重要节点得到美化。迁安段道路主体、配套服务等设施建设统一施工,进展顺利。迁安市成立古长城文化研究中心,编纂《边乡长城——迁安行》,迁西县成立长城文化研究会,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河南
《河南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立法协商座谈会召开
近日,河南省政协围绕制定《河南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召开立法协商座谈会。会上,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汇报了围绕制定《条例》履职调研情况,省司法厅、省文物局介绍了《条例》草案起草过程和进展情况,与会省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专家学者和基层代表就修改完善《条例》草案提出意见建议。
广东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启动红色剧本游
3月16日,红色剧本游《前往南方的号召》启动仪式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举行。2023年是中共三大召开100周年,该纪念馆引入“博物馆就是剧场”的新兴概念,借助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环境资源,开发红色剧本游《前往南方的号召》。参与人员化身中国共产党革命宣讲员,在完成任务协助中共三大顺利召开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其重大历史意义以及革命先辈的斗争智慧。
四川
“出土饱水象牙脱水加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
3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出土饱水象牙脱水加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在四川成都启动。项目组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10家科研院校与文博单位联合组成,针对中国出土饱水象牙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需求,从出土饱水象牙劣化机理、保存现状评估、实验室内和现场脱水加固保护、保护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川渝井盐遗产申遗专家咨询会举办
3月12日,由四川省文物局和重庆市文物局主办的川渝井盐遗产申遗专家咨询会在遂宁举行,近50位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等为井盐遗产申遗“把脉”。川渝盐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对于反映古代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丰富世界文化遗产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
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近日,“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评选工作由陕西省考古学会主办。入选项目包括洛南夜塬遗址、旬邑西头遗址、秦汉栎阳遗址、西安三殿汉代古桥遗址、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靖边清平堡遗址。另有3项入围项目:泾阳蒋刘遗址、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咸阳北城墓地。